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人開始放無薪假,甚至是離開原來的公司,也因此有不少人想趁下次換工作時能夠跳脫舒適圈,重新跨足新的領域,讓自己的技能、薪資都能夠更上一層樓,但是跳出舒適圈不是你去找一份和原來工作性質不同的工作就好這麼簡單。那些挑戰離開舒適圈並且獲得成功的人,從來不會在毫無準備之下往另一個全新領域跳,除了增進下一份工作的硬實力之外,你應該先超前部署這幾件事,才能增加新挑戰成功地概率。
很多人只是想著「我要跳出舒適圈」但卻沒想好要跳到哪個產業,或是要朝哪個方向,因此只是盲目的亂投履歷,亂槍打鳥看投中哪個就換哪個,其實這樣沒有任何方向的隨意轉換跑道非常容易招致失敗,既然決定轉換一個全新的跑道,一定要先訂下方向,建議可以從自己有興趣的產業或是未來趨勢的產業作為優先考慮,並且一定要多方瞭解這個產業各面相、前景,人才是否飽和…等,再去增進相關產業的硬實力,平時先養成關心時事的習慣,才能掌握未來的產業趨勢。
很多人會誤以為跳出舒適圈=成功,因此並沒有認清現實、認清自己就做了決定,甚至只有三分鐘熱度。首先,有幾個面向要思考:
◆我的真實性格是什麼?真的適合新的圈子嗎?
◆釐清自己為什麼要跳出舒適圈?目的又是什麼?
◆要給自己多少時間適應?停損點又該怎麼設?
◆假如真的失敗了,下一步的規劃又是什麼?
而通常許多人都不夠瞭解真實的自己,因此在跳脫舒適圈的同時,也要先學會探索自我。
如前言所提到,多數人會將跳脫舒適圈和成功劃上等號,因此急於成功,或是給自己訂立的目標只聚焦在短期的結果,造成過渡期待,或是容易因為未達到而沮喪或是放棄,因為我們會認為自己「已經」失敗,而非「還沒」成功。因此當你在規劃藍圖時,應該要放眼未來,例如:試著分析你即將步入的產業未來可能的發產性,每一年的趨勢變化,並且將可能所發生的挫敗先描繪出來,凡事多往好處想,但也不能凡事只往好處想,因此可能面臨的困境、挫敗也是規劃藍圖的其中一環。
「跳脫舒適圈」儼然已是現在職場上的熱門關鍵字,但不是單憑一股衝勁、熱情就可以,因為你到一個陌生的領域挫折是一定會有的,若沒有任何規劃靠著自己的拚勁,這股熱情很容易因為遇到失敗、挫折而燃燒殆盡,因此在踏入一個全新、未知領域時一定要做好「超前部署」,不帶任何武器就赴戰場,只是成為職場上的砲灰而已喔!